小论文和论文是不是一个意思(2)

来源:预防医学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06日 12:59: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相反,五言和律诗,也许是因为字数少,也许是因为繁杂,比七绝更清楚。 七 言绝句成型的时候,平仄格律已经出现,这也就意味着七绝的昌盛是伴随着

相反,五言和律诗,也许是因为字数少,也许是因为繁杂,比七绝更清楚。

言绝句成型的时候,平仄格律已经出现,这也就意味着七绝的昌盛是伴随着格律一起成长的。我们现在能看到一些“折腰体”出律,也就是“失粘”的七言绝句,而格律中“相替”、“相对”的基本平仄规则,七言绝句是普遍遵守的。

说简单些,就是七言绝句大部分都是近体格律诗,顶多“失粘”,如王维的《渭城曲》,这是伴随着格律的发展和完善出现的问题。到杜甫以后,格律成熟,基本上就没有这种问题出现了。而完全不遵守平仄格律的七言古绝,少之又少(一些押仄声韵的七言绝句)。

虽然大多是格律七绝,但是还是有区分。不遵守平仄的称之为“七言古绝”,而遵守的则称之为“七言律绝”。因为普遍性,我们平时称呼的“七绝”是默认“七言律绝”的简称。这一点上“五绝”是“五言律绝”的简称,而不包含“五言古绝”,也是一样的。

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一首诗标称“五绝”、“七绝”,我们必然要考察平仄格律的原因。

七绝的格律要求

那么七绝的格律要求,就是指“七言律绝”的格律要求了。格律诗的规则,七绝都必须遵守。

而格律诗对于律绝,无非就是平仄格律、押韵这两个基本要求。平仄格律的要求则细分为“相替”、“相对”、“相粘”。

我们就结合题主所提出的《泊秦淮》来讲解这些格律要求,看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创作七绝。

我们要注意这里讲的格律要求同样适用于格律诗的律诗和排律的形式。律绝是最基础的格律诗,还不涉及到对仗规则,而律诗、排律就要更复杂一些。

平仄要求有三点,我们先讲押韵。

押韵

格律诗对押韵的要求比较多,首当其冲就是要使用平声字作为韵脚,同时不允许转韵,不允许押邻韵(标准格式下)。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那要讲起来又是一大篇音韵发展史,我们不必过于深究,知道这是规则就好了。类似于你要开车,你就得守红绿灯。至于为什么,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转韵的问题在律句中来说比较简单。因为总共才四句,而两句是押韵的最小单位。其实就是不允许前两句一个韵,后两句却去押别的韵。如果是首句不押韵的仄收起句,那就相当于完全不押韵了(单句仄收,双句押韵的情况下,四句是最小押韵单位)。不押韵连诗都算不上,还谈什么七绝?

我们来看《泊秦淮》的韵脚。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句是“沙”字收尾,也就是平收,那么这种情况下,第一句和第二句就要押韵。不允许转韵,意思就是整首诗都必须押这个韵部。我们看到“沙”、“家”、“花”三个字同属平水韵“六麻”部,就算用今天的汉语拼音,也都是一个“a”的韵母。所以这首七绝的押韵是合格的,我们念起来也特别有韵味。

平仄关系

格律诗的第一要义就是遵守平仄关系,而平仄关系的最小结构就是“律句”。

也就是说,格律诗的每一个句子都必须是律句。

什么是律句?

相替

律句就是文字的发音平仄两两交替前行的句子——这种两两交替,我们就称之为“相替”原则——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的“二四六分明”。

什么分明?平仄分明,那些地方要分明?二、四、六字。

我们看“烟笼寒水月笼沙”,“笼、水、笼”,“平、仄、平”。交替进行,平仄分明。

再看第二句“夜泊秦淮近酒家”,“泊、淮、酒”,“仄、平、仄”。交替进行,平仄分明。

我们去分析所有的格律诗的句子,必然都是律句(除了一些极少的拗律体)。因为不是律句,格律诗这一说法就无从说起。所以平仄“相替”是格律诗最基本的规则,并非仅限于七绝,所有格式都必须遵守。

前面说到细则是“相替”、“相对”、“相粘”。那么什么是“相对”呢?

相对

相对是指在同一联中,上下两句关键位置的平仄必然是相反的。这同样是格律诗的基本规则。

第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平仄关系是“平、仄、平”,那么第二句的平仄关系必然是“仄、平、仄”,所以诗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是合规的,没有出律。

第三句“商女不知亡国恨”,平仄关系是“仄、平、仄”,那么第四句的平仄关系必然是“平、仄、平”,所以诗句“隔江犹唱花”就是合规的,也没有出律。

是不是都是律句,上下句平仄又相对,那就是一首合格的七绝了呢?还需要“相粘”。

文章来源:《预防医学论坛》 网址: http://www.yfyxlt.cn/zonghexinwen/2022/1206/840.html



上一篇:找准时代契合点,挖掘预防医学专业课中的思政
下一篇:预防医学期刊网(预防医学杂志社)

预防医学论坛投稿 | 预防医学论坛编辑部| 预防医学论坛版面费 | 预防医学论坛论文发表 | 预防医学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预防医学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